中國在世界芯片產業市場的格局

  集成電路,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芯片,被喻為“現代工業的糧食”,是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產業的基石。據海關總署數據,2017年中國外貿進口額最大的三項工業制成品為:集成電路、汽車、液晶顯示面板。其中,集成電路2017年進口額達到1.76萬億元人民幣,從2015年起已連續三年超過原油,位列所有進口產品首位。

  這三類中高級工業品,既是中國制造當前的短板軟肋,也是未來產業升級的主攻方向。而集成電路因其技術含量最高,更是產業升級路線圖中的核心。本期《中國品牌》版聚焦集成電路,為讀者介紹芯片產業的世界格局,并探討中國品牌在其中有哪些建樹、前景如何。

  集成電路產業鏈分為三個部分:設計、制造、封測。設計位于價值鏈最高端,屬技術密集型產業;制造屬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,除研發支出外,還有大量資本支出,是最砸錢的環節;封測則技術含量最低,屬勞動密集型產業。

  世界上共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,但集成電路產業的這三大環節,卻基本上掌握在美、韓、中(含臺灣)、歐、日這五大玩家手中。如今的形勢是,美國繼續一家獨大,中國大陸、韓國快速發展,而歐洲、日本、中國臺灣則有所衰退。

  商場如戰場。在集成電路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,在國際半導體巨頭稱霸的每一個“山頭”,都有中國大陸企業與之進行著不同程度的交鋒。

  從產業鏈三大環節上看,中國大陸在芯片封測領域發展最好,無論在技術水平還是生產規模上,中國大陸企業已基本抹平了與國際頂尖企業的差距。長電科技的封裝技術專利數量,在中國和美國都是同行業第一位,其中先進封裝技術專利超過了67%。同時,中國大陸封測企業的增速也是業內最快的。2017年全球封測十強營收增長率超過10%的只有4家,而3家上榜的中國大陸企業便盡在其中。照此勢頭發展下去,中國大陸在芯片封測行業或可率先實現趕超。

  而在芯片制造環節,中國大陸企業的實力則最為弱小,與世界一流水平差距最大。當中芯國際還在苦苦提升28納米工藝的良率時,臺積電已經掌握了7納米工藝、并開始研發5納米工藝了。這意味著中芯國際在技術上與對手至少存在著三代的差距。而在規模體量與市場份額上,中芯國際更是與臺積電存在10倍以上的差距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中國大陸企業想要實現趕超,除了繼續在設備上加大投入,技術人才的培養、經驗上的積累也十分重要,需要更多時間和實踐來磨礪。

  至于芯片設計環節,中國大陸企業則可用“全線迎戰,單兵突破”來形容。在個人電腦CPU領域,有胡偉武教授帶領的龍芯中科,在服務器和超算CPU領域,則有申威、飛騰等。GPU的開發上,國內有景嘉微、兆芯,還有在2017年9月由中資背景基金收購來的英國GPU公司Imagination作為“外援”。FPGA有紫光同創,存儲器有長江存儲。

  但平心而論,這些中國大陸企業的技術實力、市場份額都與國際對手相差較遠,目前還難以憑借產品與對手在市場上進行正面交鋒,只能先耕耘中低端芯片市場,或工控、軍工、航天等小眾特殊領域。比如,北斗衛星中搭載著龍芯自主研發的宇航級芯片,曾位居世界算力第一的中國超級計算機“神威·太湖之光”,也使用了申威自研處理器。可以說,在芯片設計的各個重要領域,中國大陸都有企業在進行自主研發,盡管性能差一些,但通過這種“全線迎戰”的方式,中國大陸先解決了“有沒有”的問題,避免了極端狀況下的受制于人。

2018-09-15 10:03:24
狠狠热这里都是精品,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,久久综合网欧美色妞网,欧美日韩精品专区在线
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蜜月 | 在线亚洲欧美动漫一区二区 | 日本免费一区不卡 | 日本免费高清一级性 | 日韩专区一区国产 | 尹人香蕉99久久综合网站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