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SLC到QLC:缺點最大的SSD成HDD勁敵

憑借高速讀寫、低噪音和抗震等優勢,SSD取代HDD已成為時代必然,但受成本和容量影響,SSD15年的發展里并未完成這一壯舉。

QLC SSD的出現,在容量上已能與HDD齊平,并在價格上試圖將SSD拉進1/GB時代,這也意味著,SSD正在吹起全面侵占HDD的號角。

2003SSD逐漸進入大眾視野,閃存顆粒至今也歷經了四代更迭,從最初的SLCMLCTLC到今天的QLC,四代顆粒每單元存儲依次從123提升到今天的4個數據。

SLCQLC閃存顆粒均是通過內部絕緣層完成數據存儲的,當寫入數據時,需要施加電壓并形成電場,這樣電子便可以通過絕緣層進入到存儲單元,完成寫入。

而從第一代SLC到第四代QLC,隨著電壓狀態的成倍遞增,數據在顆粒中的訪問時間也隨著增長,進而降低SSD的讀寫性能和穩定性能。

缺點最大的SSD成為HDD勁敵

SLC由于結構簡單,執行效率極高,特點便是讀寫速度快,壽命長,可擦寫10萬次,在企業級SSD上很常見;MLCTLC由于單元存儲值得增加,其速度和擦寫性能也隨之下降,MLC可擦寫10000次,TLC則降至3000次,MLCTLC也是消費級市場主力。

而到了如今4 bitQLC,其理論擦寫值僅為1000次。但正是這缺點越放越大的QLC SSD,或許將在未來2-3年完成三代前輩均為完成的使命:徹底取代HDD

正如開篇所述,SSD始終未能取代HDD的一個因素便是容量,如今各種大型游戲、藍光視頻、4K監控的應用,更使得用戶對硬盤容量需求提升,普通HDD在容量上可輕松實現4TB-12TB,而SSD容量通常在128GB-1TB之間,遠不能滿足需求。

相比前三代SSD,QLC SSD在容量已經可以做到7.68TB,如美光的5210 ION系列,英特爾面向數據中心應用的DC P4500系列 QLC SSD,更是將容量提高到32TB,這使得SSD在容量上與HDD相比已不具備劣勢。

國產SSD若崛起又何愁1/GB

盡管從SLCQLC,SSD的缺點是越放越大,但比起HDD,其優點還是很明顯的,QLC SSD的性能也并非如此的不堪,根據英特爾官方給出的數據,其660P系列SSD讀寫速度為1800MB/s,隨機讀寫220K IOPS,在M.2硬盤中性能還算OK

同時各存儲廠商推出的QLC SSD均提供3-5年不等的質保,只怕到時QLC還在服役,FLC也上市了,所以,用戶如果覺得QLC SSD價格還OK,完全沒必要糾結壽命問題,買買買就好。

結語

今天的QLC SSD 如同TLC SSD剛面市時一樣,在性能和壽命方面廣受詬病,但TLC SSD取代MLC已成為不爭的事實。

長江后浪推前浪,在接下來2-3年里,QLC SSD也會如同TLC SSD一般取代TLC SSD,這也表明,在滿足使用的前提下,價格永遠都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。

同時不管是SSD還是HDD,硬盤市場一直被日韓、美國幾大存儲廠商壟斷。

在接下來QLC SSD普及的幾年里,以紫光長江存儲為代表的國內存儲廠商如若奮起直追,國產3D NAND+自主主控芯片的SSD能大規模商用,到那時,我們又何愁1/GB




2018-09-21 10:48:26
狠狠热这里都是精品,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,久久综合网欧美色妞网,欧美日韩精品专区在线
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| 亚洲中文AⅤ一二三区 | 综合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| 中文乱码字幕国产中文乱码 | 中出中文字幕欧美 | 久久久久久91香蕉国产 |